辅导员发展中心
 
高校辅导员之惑
2016-10-11 00:00  

辅导员是中国高校中重要而独特的一个群体。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近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多项政策文件相继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兼具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较之于其他时期对辅导员职责的双肩挑描述,当前进一步提出了这支队伍的专家化发展方向。辅导员被定位成一批既要引导,又要指导,还要辅导,同时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于一体的基层思政工作者,高尚的任务涉及思想引导、学业监督、就业指导、组织管理、评优资助、心理辅导、校园活动等。盛名之下,国家层面不断强调着他们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学校方面琐碎繁重甚至没有边界的工作要求却使得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左右漂移。如若深究一下,高校辅导员到底是一个阶段性岗位还是一个职业跳板,是否真的能够如愿成为一项终身不移的事业?

  理论上,当然不是跳板。

  辅导员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大学生的道德培育。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既不是由外部强制所致的内化过程,也不是生物学成熟的自然结果,而是在个体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师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可以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成为隐性课堂从而影响学生体悟道德内涵。鲁洁教授明示,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其目的是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追求,引发受教育者追求科学的真,展现人性的善,最终享受自由的美。

  作为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确实对学生影响重大。卓有成效的思政工作需要教育者具有深奥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还需要德福一致,通过师德配享幸福,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回报,从而确立为此事业而奋斗的志向和定力。如此专业化、专家化的事业,岂能够成为择业的跳板?

  事实上,就是一个跳板。

  然而,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辅导员都是硕士毕业招聘上岗的年轻人,理论基础相对单一,实践经验匮乏,教师和干部兼具的双重身份在现实中遭遇尴尬,他们既不可能真正融入教师群体成为具有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也难以比肩接踵于具有明确职务待遇的干部队伍,在人们的眼中依旧是一群异样的执业人员。这种局面致使其在高校的地位十分窘迫。就外部而言,上级虽然对岗位角色和职责有明确定义,但实际准入机制、分级考核、晋升途径的缺失让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发生位移,许多人认为辅导员无非就是保证学生平安、维护学校稳定、服务教学的勤杂工。从内部来看,一名辅导员往往需要负责上百名甚至更多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光是应付各类上传下达的文件通知和日常琐事就占据了工作的大半部分,承受着精力与精神的双重重压,导致本该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变成粗暴的不行、不准、不能等简单指令。一些辅导员仅仅把追求知心姐姐等称号当作工作的最高准则,工作可随意替代,效能感偏低,如遇晋升途径受阻,更使得大家普遍认为这不是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事业,从而在现实中沦为转岗的跳板

  既然如此,不如安心做个好跳板。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指出:新聘任的青年专业教师,原则上要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第二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根据工作需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这些规定明确表明辅导员是专业教师及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办法(试行)》,重庆大学建立了辅导员职称评聘计划单列、评定标准单设等政策。这些规定的有效实施,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出路。但无论出路安在,日后进一步努力去成为专业教师还是职业干部,亦或继续留守成为专业化的辅导专家,加强学习、积淀经验及实践磨练都是必经的环节。既然无法改变,当然只能积极面对。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上,做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

(作者:董云川 唐艳婷;原载:《中国教育报》20161010日第05版)

关闭窗口
 
辅导员发展中心